发热也是有好处的,你别不信

提到发热,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赶快退热,担心会“烧成”肺炎或脑炎。其实,这犯了一个逻辑错误,把因果弄颠倒了,发热只是疾病的一个症状,一个表现,是一个结果,冰山之一角。感冒(上呼吸道感染)、肺炎、脑炎、麻疹,这些疾病都可以引起发热,是原因。

所以肺炎不是“烧成”的,一般是由于各种微生物感染造成的,然后才出现常见的临床表现——发热。

发热只是一个症状,许多疾病都可以导致,不仅是感染类疾病,还有许多免疫系统疾病,也有体温调节中枢的病变。一般认为,感冒后体温不超过38.5摄氏度,不建议口服解热镇痛药物。

发热是人体内在变化的外在反应,有些是病理性的,比如肺炎。也有些是生理性的,比如小儿的变蒸发热,属于正常的生理性发热不用干预,如生长痛一般。有些发热是说明病情向更严重的方向发展,但也有些发热是说明疾病是向着好的方向发展。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发热也是如此,不能陷入非敌即友的极端思维。

最近,我接诊了许多流感患儿,有许多有意思的临床现象,比如有些孩子流感发热来就诊,吃了两天中药后不仅发热退了,原来的鼻炎、慢性咳嗽、甚至原来长期腹泻或便秘也好了,非常有趣。

比如,我治疗的许多咳嗽变异性哮喘,也就是大家常说的过敏性咳嗽,长期咳嗽,反复治疗,缠绵难愈,甚至有的孩子每天用激素免疫抑制剂做雾化,停了雾化继续咳嗽。这样的患者来就诊中医,我最希望看到的结果就是服用中药后很快就发热,热退后,成年累月的咳嗽往往很快痊愈,一些哮喘的患儿也是。

比如,去年接诊了一个小姑娘,咳嗽将近半年,仅住院静滴药物就有五次,可是咳嗽丝毫没有减轻。我当时诊断孩子是属于肺有水饮,兼有脾虚,于是才用了芳香宣化配合辛开苦降的治法,十多味药,服药第二天孩子出现发热,最高至39度,家长慌了。我非常淡定地说继续服用中药,别怕,不超过38.5度,别用退热药物,发热是好事。对于我的自信与胸有成竹,家长好像根本不理解,所以根本不相信。于是,我反复给他详细解释,所以我对这个病历印象深刻。结果如我预期,热退后这个顽固性咳嗽痊愈。

还有我治疗的一些哮喘,也是经过发热的病程,后来他们来复诊,随访一直没有复发。

这里面的机理到底是什么?我以前曾专门写过一篇文章进行探讨,可以向前翻阅查看。中药治病,往往会出现一些身体反应,许多患者对这些反应不理解。其实,出现的这些反应说明疾病向好的方向发展,中医称之为暝眩反应。前段时间我鼻窦炎发作,给自己开了两副药,吃了一副就好了,服药后的反应如我逾期,半夜剧烈咳嗽,大量咯痰,十分惊人,第二天头痛头胀鼻涕症状基本全部消失。但是,许多人包括一些中医对这种反应不了解,所以会恐惧,心里没底,那是因为对中医的基本理论不熟悉。

中医治病,应该首先要分析病情,做出诊断,确定治法,然后处方用药,而不是以方试人。经常看到这样的病历,可能是为了证明某方子好,说病人来了,先开A方无效,又开B方无效,又开C方无效,试验了将近10次,最后用了K方取效,于是大力夸赞这个K方真是个好方子,太神奇。每次看到这样的医案就想笑,换了10次方子,这到底是夸赞K方呢?还是骂医生呢?

学好中医理论,学好经典,用中医的思维分析疾病,确定治疗的大方向,即便剂量小,如同步行虽行走的速度太慢,但是大方向不会错。但是一旦脱离理论指导,走错了方向,即便速度再快,用的药物再贵,剂量再猛,也只是南辕北辙,愈来愈远。

                







































中科医院承办青少年白癜风防治援助项目
怎么治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aohaifashao.com/fsxh/542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