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薄发热只需3秒!”
“比37℃多3℃!”
“全身版暖宝宝!”
网络图,图文无关
天气冷了,
被商家封为"过冬神器"的发热内衣,
卖得热火朝天!
但发热内衣究竟靠不靠谱呢?
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
《新闻》之《实验室》
准备了5份样品!
1到4号分别声称采用了
吸湿发热和红外发热的原理
而5号是普通的纯棉内衣
实验室将通过专业仪器,
对它们的发热性能、保温性能以及透气性能,
一一检测!
实验方法
1、放入恒温恒湿试验箱,通过模拟人穿着的状态,测试过程中是否有升温值。
2、使用远红外检测仪器检测样本的红外发热效果,一般纺织品的远红外发射率大于0.88,温升大于1.4摄氏度,就说明它具有远红外性能。
结果,令人惊呆!
这些“黑科技”的效果,
还不如……
检测结果显示,1到5号样品中,就吸湿发热性能来说,2号材质为粘胶纤维的样品升温效果最明显,最高升温可达10.2摄氏度。
3号作为目前市面上销售火热的一款产品,吸湿发热效果反而最差,最高可升温5摄氏度,30分钟内平均升温只有1.5摄氏度,甚至比不上普通纯棉内衣。
而在红外发热性能方面,声称具有红外发热功能的4号样品,真实发热效果也和普通纯棉内衣差不多。
在保温率、透气性方面,几份样品也呈现出不同结果。
专家表示,三款宣称具有吸湿发热性能的产品只有一件达到了国家标准的要求,另外两件和纯棉内衣没有明显差异,没有相关的吸湿发热性能。
而具有吸湿发热性能的产品,虽然具有一定吸湿发热效果,但是整体的保温性能差了一点,如果长时间穿着的话,舒适性还是欠缺的。
看来,所谓"发热内衣",
并不像广告中所说的那么美好!
专家介绍,其实只要是衣服,都具有保暖作用,但因为材质不同,保暖效果会有区别。严格来讲,发热内衣指在一定条件下满足升温要求的内衣,它们并不是自身发热,而是要靠吸收外来能量转化为热源。
专家表示,吸湿发热其实是纤维在捕捉我们身体散发出来的水蒸气,然后把水蒸气转化为液态之后,它会有一定的放热效果。红外发热是在纺织纤维里添加了一些红外线高反射的红外线辐射材料,它能够吸收人体发出的红外线,以红外的形式反馈给人体,防止人体热量流失。
早在年,我国就已制定《吸湿发热针织内衣》标准,红外发热内衣也有专门的性能评价方法。但不少商家却打着概念营销,趁机浑水摸鱼。以我们购买的4款发热内衣样品为例,只有4号样品在吊牌上标注的执行标准与所宣传性能相符。其余号称吸湿发热内衣的产品,吊牌上写的执行标准,对应的都只是普通化纤针织内衣。
专家建议大家选购时,
认准内衣标签上
"FZ/T-《吸湿发热针织内衣》标准"
或者GB/T-
《纺织品远红外性能的检测和评价》办法
这样产品的质量才会有保证
此外,专家提醒,消费者不要过度迷信"自身发热,轻薄保暖"等宣传口号。选购内衣时,建议优先考虑羊绒材质,其余可选粘纤、羊毛、莫代尔含量较高的产品,并且越厚保暖性越好。
转载请注明来源江苏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