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又将有11家医院停止抗菌药输液孩子

6月医院(包括三级甲等和三级乙等)医院,将全面停止门诊输注抗菌药物。11家医院6月底前停止

今年初,浙江省卫生计生委下发了《关于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分级管理工作的通知》,医院(医院和儿科)率先全面停止门诊患者静脉输注抗菌药物。

当时,医馆君就做过一篇非常全面、详尽的分析,为大家解答疑惑。

全面停止门诊输注抗菌药物之后,所有门诊输液都会取消吗?孩子发烧了,到底要不要挂水?大医院取消门诊输液了,我会受影响吗?请先戳这篇《再向抗生素开刀?浙江:医院门诊停止抗菌药输液!》

近日,杭州市卫生计生委明确要求,6月医院(包括三级甲等和三级乙等)医院全面停止门诊输注抗菌药物。根据上述总体要求,各医院可结合本院情况制定具体实施方案,确定停止门诊输注抗菌药物的时间节点。

6月底前杭州市门诊停止医院名单

(医院和儿科除外)

序号

医院名称

等级

1

医院

三甲

2

医院(医院)

三甲

3

医院

三乙

4

医院

三甲

5

医院

三甲

6

医院

三甲

7

医院

三甲

8

医院

三甲

9

医院

三甲(建设标准)

10

医院

三甲

11

医院

三甲

如果患者确因病情需要,须使用抗菌药物,可以到急诊或者住院治疗。如果已经在门诊挂号的,医生也会根据患者病情安排转号。

我们可以看到,医院和儿科,依然是在名单之外,那么,孩子生病了到底要不要挂盐水呢?作为家长你肯定很想知道!

孩子生病,到底要不要挂水?

浙江一些儿科专家在接受医馆君采访时表示,除了儿科疾病的特殊性,对医院及儿科取消门诊输液没有做严格要求,还有一个原因:儿科病房压力大,导致一些需要住院输液的病人只能在门诊。

儿科没有门诊输液,可行吗?

浙大一院儿科主任梁黎告诉医馆君,年建科之初,也曾考虑设门诊输液室,医院里找不出独立的空间作为儿童输液室,所以只能严格限制门诊输液。“当初是无奈”,但3年实行下来发现取消门诊输液是“可行”的。

很多输液是不必要的。儿童上呼吸道感染,80%-90%是病毒感染,不需要抗生素,输液也不会让孩子好的快;肠炎如果出现脱水,情况较轻可以采用口服补液的方式。

24小时出入院。对于脱水比较严重,需要输液的病人,浙大一院儿科的做法是办理“24小时出入院”,住院输液。相比门诊输液,病房相对独立的空间,减少了交叉感染的风险。护士配比高,对病例的管理也更周全。

序贯治疗,加强床位周转。打个比方:小儿肺炎,通常需要住院治疗7-10天,前5天静脉注射后,病情稳定后,可以口服带药,出院回家治疗,随后到门诊随访。

目前,通过24小时出入院进行输液的,主要是一些脱水的病人。

为何要停止门诊输注抗菌药物?

数据显示,我国是抗菌药物使用大国。中国抗菌药物人均使用量是美国的10倍。专家指出,抗菌药物只有在细菌、真菌等病原体感染时使用才有效,对于普通感冒、病毒感染是无效的。

对于轻中度细菌感染,口服抗菌药物治疗一样有效。而静脉输注抗菌药物会有一定几率产生不良反应。只有在较严重感染时才需要静脉输注抗菌药物。

滥用抗菌药物风险大

风险一:毒副作用

滥用抗菌药物很可能损伤神经系统、肾脏、血液系统。尤其是对肝肾功能出现异常的患者,要更加慎重!需要强调的是,一般来说,轻度上呼吸道感染选用口服抗菌药物即可,但很多人却选择了静脉输液,这无形中增加了出现毒副作用的风险。

风险二:过敏反应

过敏反应多发生在特异性体质的人身上,其表现以过敏性休克最为严重。青霉素、链霉素都可能引发,其中青霉素最常见也更为严重,严重时甚至可能致命。

风险三:二重感染

当用抗菌药物抑制或杀死敏感的细菌后,有些不敏感的细菌或霉菌却继续生长繁殖,造成新的感染,这就是“二重感染”。这类情况在长期滥用抗菌药物的病人中很常见。

风险四:耐药

大量使用抗菌药物无疑是对致病菌抗药能力的“锻炼”,在大多数普通细菌被杀灭的同时,原先并不占优势的具有抗药性的致病菌却存留下来并大量繁衍。由于药物长期刺激,使一部分致病菌产生变异、成为耐药菌株。“超级细菌”很大程度上就是抗菌药物滥用催生出来的。

来源:钱江晚报、部分整合自“健康杭州”







































治疗白癜风哪里专业
白癜风用什么药膏好使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aohaifashao.com/fsxh/99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