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高温湿热,室外温度高达30℃以上,一些小宝宝会出现身体温度骤然升高,但其他身体指标又很正常的状态。这可急坏了宝妈们,带宝宝去看病,却被告知一切正常,无需治疗。
这可能是暑热症惹的祸。
(图片源自网络)
暑热症到底是什么?
“暑热症”医学上称为小儿夏季热,一般在炎热的夏天发生,并不是因宝宝感染了病菌而发烧,而是因外界气温升高而致使体温上升,因而也叫“夏期高体温症”。
体温通常在38℃~40℃之间,天气愈热,体温愈高。时间持续1~3个月之久,一直到天气逐渐凉爽了才自然告退。
但处于亚热带地区的宝宝,由于天气炎热时间长,每年从4~10月都可能发病。
为何宝宝易得暑热症?
暑热症大多发生在6个月到3岁的宝宝,超过3岁后极少患此症。
由于宝宝在3岁以前大脑的体温调节中枢还没有发育成熟,不能随着外界环境温度的升高而自行调节体温;汗腺功能也不足,出汗少而不容易散热。
一般患暑热症的宝宝易每年都发生,到了3~4岁后,身体内的体温调节系统逐渐成熟才不再发病。
(图片源自网络)
暑热症有什么表现?
暑热症多发生在6个月至3岁的婴儿。
1、发热
①有些宝宝发热规则
从每天清晨开始,日间体温逐渐升高,下午渐降,到傍晚时最低,至次日清晨又开始升高。
②有些宝宝发热并不规则
可能忽高忽低。
③发热持续时间长
病程1~2个月左右,也有长至3~4个月,在天气凉爽时会慢慢好转。
④凉爽时体温恢复正常
在房间温度低时或把宝宝带到凉爽之处体温会很快下降恢复正常。
⑤退热药没有效果
与其他病菌感染引起的发热病不同,退热药对暑热症无效。
2、口渴、多饮、多尿
宝宝总是口渴,喜欢喝水,每天的饮水量可达毫升以上。
因喝水多,尿的次数每昼夜可达20多次,尿色很清,送去化验检查没有什么异常,只是尿比重低。
(图片源自网络)
3、少汗或无汗
宝宝不出汗,只是有时可见头部稍有点汗。
4、其他表现
精神状态还好,有时可能会有消化不良或类似感冒的症状。
倘若热度较高,宝宝会有惊跳、烦躁、爱哭及食欲下降等表现。
尽管发热不退,到医院做血、尿、便、胸透等检查时,可能没有异常发现。有的淋巴细胞可以轻度增高。
(图片源自网络)
暑热症如何护理
1
提前做好预防
有少数孩子可连续2、3个夏季都发生暑热症,但症状会逐年减轻。
所以,如果宝宝患过暑热症,到夏天如条件允许应带宝宝去避暑之地,或者换个清凉环境居住。
天热时不要让宝宝穿得太多或太厚,以免影响身体散热。
宝宝的房间温度设置为温度22℃~24℃左右,可以开空调或吹电风扇,注意通风即可。
(图片源自网络)
2
发热期精心护理
暑热症可持续1、2个月。气候炎热地区可持续3、4个月。所以,在孩子发热期,父母精心的护理是非常重要的。
①原则上不使用退热药物。
②如果是母乳喂养儿,不要在此期间间断母乳。已经添加辅食的宝宝,饮食要清淡,水分要充足,可以多给宝宝喝一些西瓜汁、绿豆汤、冬瓜水等。不要吃油腻食品。
③室内放一支温度计,以便测控室温,空调房要注意定时通风;电风扇不能直吹宝宝。
④每天给孩子洗温水浴。水温要比宝宝体温低3℃~4℃,每次20~30分钟,每天洗1~2次。
⑤3~4天后宝宝热度不退或出现高热惊厥、烦躁不安等情况时,医院就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