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通常所说的物理降温方法、利弊
物理降温方法·温水擦浴
·冰敷
·酒精擦浴
·其他如冰帽、医用化学袋降温、灌肠、冰液体静脉输入等。
·小儿推拿,应该也是一种很好的物理降温方法。
(1)冰敷冰敷不能直接接触皮肤,要用毛巾或手绢隔开,以免冻伤皮肤。
(冰敷致惊厥案例)
弊端
冷刺激太强,如使用不当会出现冻伤及其他不利情况;会使皮肤毛孔、血管及肌肉产生收缩,使周围循环不良,不利于机体散热,甚至使体温进一步升高。
禁忌部位:
禁止用于胸前区、腹部、耳后、足底。
(1)枕后、耳廓、阴囊处,对冷反应敏感,冰敷易引起冻伤。
(2)心前区:过冷可导致反射性心率减慢、心房纤颤及房室传导阻滞。
(3)腹部:用冷易引起腹泻。
(4)足底:用冷可导致反射性末梢血管收缩影响散热或引起一过性冠状动脉收缩。
小儿尤其是6个月以内的婴儿不推荐此法。
(2)酒精擦浴
酒精擦浴多用于40℃以上的高热患者。使用时兑温水稀释至浓度20%~30%。
弊端:
婴儿体表面积相对较大,皮肤薄,毛细血管丰富,用酒精擦浴易使婴儿经皮肤吸收大量乙醇,从而发生酒精中毒,诱发惊厥等不良反应。
酒精蒸发迅速,宝宝体温下降过快,还可能出现体温过低、打寒战等问题。
皮肤破溃或酒精过敏的孩子,更要严禁用酒精擦浴。
对有出血倾向皮疹、皮下出血点及伴有皮肤性损害的病人禁用酒精擦浴,特别是白血病患者,酒精擦浴往往会导致出血症状加重。
禁忌:禁止擦拭胸前区、腹部、后颈部、耳后、足底。
故儿童不推荐酒精擦浴作为物理降温法。
(3)温水擦浴
温水应该是相对比较安全的选择,但是要注意水温和擦浴方式。
1水温(1)32-34℃左右的水温?
有些文献说温水擦浴应该使用32-34℃左右低于皮肤温度的温水。
但是水温与体温相差过大一样会引起体表毛孔、血管及肌肉的收缩,引起患者的寒颤和不适。
(2)37-40℃左右的水温?
我们认为选择37-40℃左右的水温会比较舒适。
第一它与发烧时的体温温差不会太大,不至于引起体表毛孔及血管收缩明显或寒颤,不至于影响散热;
第二水温略高于体表温度,擦浴、按摩使血管扩张后,通过传导散热及蒸发散热而达到降温目的。
2方式(1)擦浴
如果患儿躺或坐于水外,只用软毛巾浸温水,扭至半干而擦拭患儿四肢及腋窝、腹股沟等,患儿其实还是能体验到比较明显的“冷”的刺激,在下一次温热的毛巾到来之前,表皮也会有收缩的现象。
(2)泡浴
还是建议选用37-40℃左右的温水,提前与患儿沟通做好心理疏导,用轻柔的动作,让患儿坐于水中,水深应该选择刚刚没过患儿肚脐,水中可以选择一些患儿喜欢的玩具。
温水泡浴结合擦浴时,擦浴的动作也不能过于猛烈,轻柔的循序渐进,给患儿一个逐渐适应的过程。
通常来说都能起到比较好的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温水擦浴要避免患者着凉。
时间不可太长,
如果单纯的擦浴而非泡浴,还是最好避开胸前区、腹部、后颈部、耳后、足底,尤其是水温比较低的情况下。
擦浴后,注意观察患者皮肤表面有无发红、苍白、出血点、感觉异常等。
(4)小儿推拿小儿推拿是我们中医外治法的一种,临床注重四诊合参,八纲辩证,标本兼顾,不吃药打针,远离抗生素,远离药物毒副作用,调动人体正气,提高身体素质。
应该是一种很好的处理小儿发烧/发热的方式。
需要注意的是临床应该排除一些危重症状及禁忌事项,并且尽量选择专业的儿推师来操作。
2.总结
并不是说物理降温不可以用,而是不合适的物理降温方法或不正确的操作,会引起不适及其他问题。降温时温度下降过快易引起心血管功能紊乱,因此应正确选择降温液体的温度、种类。
对于小儿发热,建议合理的选用小儿推拿,必要时配合安全且有效的温水擦浴降温法。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