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小编在医院儿科主任吴新春聊天时,吴主任说有的宝妈一旦发现孩子的体温超过37℃医院,其实大可不必,超过一定温度才能算作发热,否则只是人体正常的体温变化,另外有的发热自己在家就能解决掉。
关于发热
发热有可能是生理性的,也可能是病理性的,如果是38度以下,可以先查找一下原因,是因为天太热?是因为给宝宝盖得太厚?给宝宝穿得有点多?还是让宝宝喝了热奶?排除这些原因之后再观察宝宝的情况,精神状况如何?是和平常一样有精神,还是萎靡不振?千万不要轻易给孩子用酒精退热(除非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有时发热是人体具有良好抵抗力的一种表现,在一定范围内发热是人体防御疾病和适应内外环境温度异常的一种代偿性反应,通过短暂的身体发热进行调整,也许半天就没事了。而对于疾病所致的中低发热,如果人为地降低体温,反而会破坏机体对疾病的正常反应,影响病情的诊断,甚至会使人误认为体温下降,病情好转而放松警惕,耽误治疗。
这些,您可能已经知道:
1.保持室内通风,降低室内温度(保持室内人体合适的温度)。
2.宝宝的衣物不要穿得过多,切勿包裹太严盖得太厚。
3.补充足量的水分和食物。
4.原则上,发热时,当宝宝的腋温低于38.5℃时,采取物理降温,腋温在38.5℃以上时,物理降温加用药物降温。
5.降温同时查找发热原因,并继续对因对症治疗。
您还需要了解一些细节
01
学会正确测量体温
宝宝发热时,监测体温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有的妈妈用自己的额头/嘴唇去贴宝宝的额头,感觉有些热,就判断宝宝是发热了。实际上“感觉热”是一种非常不靠谱的检测方法,还是需要靠体温计来测量。
目前市售体温计常见的有:
玻璃水银体温计、电子体温计、红外体温计(耳/额温枪)
玻璃水银体温计具有稳定性高示值准确的优点,但测量需时稍长,使用和读数比较不便,且易破碎存在水银污染的可能。
电子体温计具有读数和携带方便的优点,但示值准确度受电子元件及电池供电等因素影响,不如玻璃水银体温计。
红外体温计非常适合急重病人、老人、婴幼儿等快速测量体温,但示值准确度也不如玻璃水银体温计。
*喝热饮、情绪激动、运动、洗澡后等30分钟再测量
*一般清晨2-6点体温最低,下午4-8点体温最高
许多妈妈会在测出的温度上加一定数值来推算宝宝“真正的体温”,实际是不需要的。向医生报告体温时,你只需告诉他测得的温度和使用的方法,如“医生,我用耳温枪,测得耳温是38.5℃”即可,否则会影响医生的正确判断。
02
学会正确测量体温
发烧的过程就是发烧的3个期反复循环,寒战——高热——退热。
各期的表现和护理重点
发热三阶段护理指南
寒战期:
表现:全身发抖、手脚冰凉、面色苍白,体温介于正常和高热之间,会在几分钟至十几分钟内迅速升高至高热。
护理:1.根据需要适度保暖,尤其是四肢末梢(双手和双脚)。
2.这期间不适宜进行物理降温,但可以在必要时适当服用退热药物。
3.补充水分和食物。
高热期
表现:全身皮肤发烫、面色红润、呼吸心跳加快、口渴、食欲不振、全身疼痛、倦怠无力,体温达到最高。
护理:1.根据舒适度为孩子减少衣着和盖被。
2.必要时用物理和药物降温。
(原则建议:腋温低于38.5℃时采用物理降温,腋温高于38.5℃时,可服用退热药,同时配合物理降温。物理降温最好在使用退热药物30分钟后再进行。)
3.补充水分和食物,预防脱水。
退热期:
表现:大量流汗,体温开始下降,呼吸心跳逐渐恢复到正常,口渴、食欲不振、全身疼痛、倦怠无力持续存在。
护理:1.勤擦汗、勤换干爽衣物。
2.根据需要适度保暖。
3.补充水分和食物,预防脱水。
注:发烧期间,体温时高时低是普遍现象,须待病因消除疾病治愈后,体温调定点恢复到原来的设定,这时体温才能恢复到正常。体温高低与疾病严重程度不一定成正比,严重感染时体温可能不升反降。
03
常用的物理降温方法
天气寒冷时,用温水擦浴,简单说就是,用37℃左右的温湿毛巾擦澡,擦拭部位为全身包括宝宝的额头和面部。退热原理是让皮肤血管扩张,让体温散发出去,而且温湿毛巾擦拭后留在身上的水汽蒸发也会带走一部分体热。婴幼儿体表面积大,温水擦浴的退烧效果较成人和大童要好。一些研究表明,温水擦浴与退烧药物合用降温的疗效,比单独药物降温更为有效。
天气暖和时,可选择给宝宝直接洗温水浴,重点是控制好水温,水温最好保持在38~40℃之间。
04
药物降温的注意事项
使用退烧药属于对症治疗,只能短暂降低体温,使机体舒适感增加,原则上建议在腋温38.5℃以上使用,次数不宜多,间隔不宜密,避免过度使用,以免造成体温过低和肝肾功能损害。儿童常用剂型为口服剂和栓剂,其中口服剂为最常用方式,一般在服用半小时左右开始生效;栓剂通过直肠粘膜直接吸收,适合不能口服或高热惊厥需要立即降温者,腹泻患儿不适用。
腋温38.5℃以上使用退烧药并非绝对,还要参考宝宝的一般表现,如果孩子精神好能吃能玩,大可不必使用;如果是在寒战期测得的数值,那就意味着体温很有可能还会继续升高,这就需要根据宝宝当时的情况和你以往的护理经验,考虑是否使用退烧药。
小儿常用的口服降温药物有:
布洛芬混悬液或对乙酰氨基酚混悬液。
05
如何给发烧的宝宝补充水分和食物
由于体温升高,高代谢率、高耗氧量和胃肠道吸收减低,机体对能量的需求增加;高呼吸率和大量出汗,可能造成脱水和电解质不平衡;所以水、电解质和能量的补充在发烧的任何一期都显得尤为重要。
发烧中的宝宝,每天对水和食物的需要量应该较平日多,但通常因为身体不适,补充是件不容易的事。给烦躁或者睡眠中的宝宝口服补水,最简单易行的办法是,用滴剂的胶头滴管挤水给他喝,一滴管大约1~2毫升,一滴管一滴管地喂,不会呛到宝宝。发烧中的宝宝需要易消化的食物,少食多餐,避免进食过量,以免增加胃肠道的负担,一般单次食物量约为平时的2/3,总量最好比平时多一两成。
吃水果和饮新鲜果汁可以补充部分水分和维持机体电解质平衡,但不建议饮用罐装的果汁和糖分过高的饮料等。
重点提醒:
「宝宝发烧遇以下等情况,需尽快就医」
1.3个月以内的宝宝
2.发烧40℃以上持续24小时,少尿或者无尿的宝宝
3.低烧持续4天以上的宝宝
4.发烧引起抽搐的宝宝
5.剧烈呕吐或者吞咽困难的宝宝
6.呼吸急促口唇发紫的宝宝
7.精神差活动低,甚至昏睡的宝宝
8.烧退24小时后又复升高的宝宝
医院的过程中,还是要做好护理,在最大程度上缓解宝宝的不适感。
五院儿科主任
吴新春:儿科主任,副主任医师,本科学历,从事儿科工作近30年,曾在医院进修,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新生儿窒息、脑炎、黄疸、支气管炎,慢性咳嗽、肾炎、过敏性紫癜等的治疗。
专家
科室
擅长业务
◆感冒、咳嗽、发烧、腹泻、便秘、脾胃差不爱吃饭、挑食、体质差、反复感冒、惊风发热、疳积厌食、发育滞后、盗汗等;
◆支气管肺炎及各种呼吸道感染;
◆小儿腹泻及季节性肠道感染;
◆各种原因引起的贫血;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窒息及缺氧缺血性脑病,高胆红素血症、颅内出血及各种感染性疾病;
◆病毒性脑膜炎,化脓性脑膜炎等儿童神经系统疾病;
◆急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症,难治性肾病及泌尿系感染;
◆心肌炎,各种心律失常。
王有岗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