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护苗宝宝发烧了,儿科医生想对家

发烧(医学上称之为“发热”),是宝宝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一个问题,也可以说是成长中的“必经之路”。自古以来,发热就是儿科最常见的症状,明朝内府大御医龚廷贤所著《寿世保元?卷八锉热证》曰:“小儿之病,唯热最多。”清代名医叶天士所著的《幼儿要略?总论》中说:“襁褓小儿,体属纯阳,所患热病最多。”

发热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而是疾病的外在表现,只是疾病的一个症状。发生在宝宝身上时,发烧通常是身体对病毒或细菌感染时的一种积极的、正常的反应,同时,发热也是一种“警报”,提示身体可能出现了问题,需及时就医。很多疾病都会引起发热,感冒了可以发热,得了支气管炎、肺炎可以发热,川崎病可引起发热,腹泻也可以发热……

宝宝发烧了,身为儿科医生的我,结合平时在儿科门诊碰到的问题及家长常有的困惑,总结出以下5句话,想对家长说说:

第一句:发热不一定都是坏事,有弊亦有利。

发烧通常是人体受到病菌(常见的有:病毒、细菌)入侵后一种正常的保护性反应。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发烧是一种好事,说明此时宝宝正在和病菌作斗争,适度升高的体温可以刺激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作用、形成抗体、增强白细胞内酶活力和肝脏的解毒作用,从而抑制细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的增殖,降低病原微生物对人体的损害。

发烧有好的一方面,但家长不要误会了,我并不是说发热烧得越高越好,由于宝宝的大脑发育尚未成熟,过高的体温(一般认为>39.0℃)可刺激大脑皮层,导致大脑皮层不稳定,引起异常放电,可出现烦躁不安、头痛、个别可能出现抽筋(惊厥)、谵语等。另外,发烧时,可加快机体新陈代谢,耗氧量加大,水分丧失增加,可致宝宝脱水;也会影响消化系统,消化酶的活性降低,胃肠蠕动减慢,这也是宝宝发热后食欲下降、不想吃东西、腹胀腹痛、呕吐等的原因;发热使心率加快,个别可诱发心力衰竭等。

第二句:不是一发热就需要用退热药。

上面说了,发热有弊亦有利,家长不能盲目一味追求体温的正常。平时在儿科门诊中,会见到部分家长,宝宝一发热,既往无热性惊厥病史的、体温未达38.5℃,就早早给宝宝喂服退烧药,将体温将至正常,其实,完全没有这个必要。倘若过早服用退烧药,将宝宝体温保持在37℃以下,会削弱人体对病菌的抵抗能力,使得病菌更容易在体内增殖、扩散,无形中助长了病菌对人体的损害。退热药的目的不是治病,只是降温,只是让宝宝更舒服。多数宝宝在体温38.5℃以上可能就会不舒服了,所以《中国0至5岁儿童病因不明的急性发热诊断处理指南》中建议,体温≥38.5℃和(或)出现明显不适时,采用退热药物进行退热处理,这也是国内医生普遍的建议。另外,既往有热性惊厥病史的宝宝,当体温≥38.0℃时,就建议口服退热药退热处理。

第三句:体温的高低与病情重轻不是成正比的。

宝宝发烧时,体温越高,家长就越焦虑、越揪心,而对体温不是很高的,家长就“放任自由”、不予重视。我们来看看发热在医学上是如何分度的:①低热:37.5℃~38℃,②中度发热:38.1℃~39℃,③高热:39.1℃~41℃,④超高热:>41.0℃。有些家长甚至误以为发烧会“烧坏脑”、,其实这些观念并无科学依据,只不过是长期以来非医学人士对脑炎、脑膜炎缺乏真正的了解,以讹传讹造成的误解罢了。很多时候是病菌导致感染了脑炎、脑膜炎,才出现了所谓“烧坏脑”的结局,这个不是发热本身导致的,发热真是“吃死猫”,只能说发热好冤枉啊!发烧只是这些疾病的一个症状而已。通常发烧是不会导致脑损伤的,一般只有高于41.0℃的超高热才会导致脑损伤,而只有在极端的情况下,例如:酷暑的中午把宝宝误关在密闭的汽车里,才会导致体温升至这么高的温度。

临床上,高烧的孩子病情不一定比低烧的孩子病情重,体温的高低与病情重轻不是成正比的。比如,幼儿急疹的宝宝,体温可能高达39.5℃,甚至大于40.0℃,但一般3天后便会热退疹出,恢复正常了,可以说是“虚张声势”,对宝宝是毫发无损的。又比如,患了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的孩子,体温大多也高达39℃以上,但只要及时采用消炎药物处理,也是很快康复的。而结核病、一些血液病等对孩子危害更大的疾病,可能只是低热;另外,部分免疫力低下的宝宝、新生儿,特别是早产儿宝宝,即使患了严重的脓毒血症,也可能只是低烧,甚至是不发烧。所以,家长们不能以体温的高低来衡量病情的轻重。

第四句:精神状态比发烧度数更重要,更有意义!

个别家长特别看重发热的度数,总想把体温降到37.0℃以下,认为只要这样宝宝就健康了,其实不然,精神状态比发烧度数更重要,更有意义!小孩子天生好动、活泼,只要有劲儿,肯定不会歇着的,除非病得重,精神和体力才会受影响。所以尽管宝宝发烧了,只要宝宝玩耍如常、交流如前、吃喝正常、睡眠正常,就说明宝宝的病情不重。

相反,有的孩子虽然发烧的度数不高,但精神差、倦怠、表情淡漠、对平时很有兴趣的东西无什么兴趣、或烦躁哭闹,看起来跟平时很不一样了,反而应引起重视,医院就诊。临床上,我们医生不怕高烧的孩子,反而担心见到“无食、无哭、无郁”(注:广东方言,意思是:吃得少、哭闹少、动得少)的孩子,这样的情况,往往提示病情重,需特别重视!

可以这么说,宝宝有病不会装,只要精神状态好就不用慌!

第五句:体温反复(时高时低)是正常的。

很多家长发现,宝宝发热时,体温会反复升降,时高时低,家长甚是担心与焦虑。有的家长认为“吃了药,体温就应该降到正常,发烧不应该反反复复的”,倘若发烧反复了,就认为是医生水平不行、肯定是医生开药不正确,还怀疑孩子的病情是不是很严重,所以一天之内,医院,看了多个医生,真的“可怜天下父母心”,苦了孩子又累了娘。但这样做有时是不可取的,因为:①医院是各种疾病的聚集地,彼此之间容易发生交叉感染;②宝宝生病了,需要安静的休息环境,休息好了,才能康复得快。医院里熙熙攘攘,有时候诊就要等待三四小时,严重影响了宝宝的睡眠。

其实,宝宝发热体温反复升降是很正常的,因为宝宝与病菌作战是需要一定时间、一个过程的,病菌会在宝宝体内发起多次攻击,直到被身体的免疫系统或者药物消灭,体温才会逐渐降低至正常。我们都明白,斗争是需要时间和过程的,欲速则不达,瞬间决出胜负的事只可能出现在武侠小说、或影视作品里,因此人体的免疫系统和病菌的“战斗”也需要有一个“知己知彼”的准备过程,不可能一看见有病菌进入体内就能迅速把它剿灭,而是需要先花半天~1天时间来试探一下“敌人”的虚实,然后再花1~2天时间来生产相应的“杀敌武器”──产生特异性的抗体,之后再花1~3天时间有针对性的把病菌剿灭,因此,一般发烧维持在3~5天是很正常的。只要对症下药、注意休息、合理膳食、多饮水,就能顺利度过关的,父母亲也不必要过分担心。

医生简介

柯旭

医生简介:柯旭,儿科副主任医师,目前已从事新生儿、儿科临床与研究十余年,熟悉儿科及相关领域的知识及临床操作技能,对儿科各系统疾病的诊治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先后在国家及省级医学杂志报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发热、急慢性咳嗽、腹泻、消化不良、厌食等。

供稿:儿科柯旭

编辑:健康教育科张青

责任编辑:健康教育科蒲应炎

扫一扫左边







































卡介苗bcg白癜风患者能不能服用
北京哪家治白癜风的医院比较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aohaifashao.com/fsxh/375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